「人的呼吸會超過兩萬次以上,這都是因為 神允許,所以才能呼吸,不是嗎?每次的呼吸 神都會看顧,就像在各方面照顧自己的愛人,觀察他所有的肢體之後關心他、幫助他一樣。」 –鄭明析老師 下定決心的話, 一天至少可以感謝三百次, 神如此照顧看顧著我們, 如果人不懂得感謝, 神會多麼地感到鬱悶、感到難過呢? 要是 神難過到不想再理人, 我們還能存在這世界上嗎? 恐怕連呼吸都有困難吧… 自己的用心不被了解的時候, 也會鬱卒到不想再理會他, 如果活了一百年, 卻連一次都不曾感謝過 神, 神會有多鬱卒呢? 所以每天都要感謝, 讓感謝的馨香上達天吧!

文章來源:絕壁上的帥氣松樹-攝理生活實況轉播

philip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天無意中發現有人將月明洞畫成很可愛的圖,

就透過這些圖來介紹一下月明洞吧~

這是陽光草皮(잔디밭),左邊大石頭上,是由鄭明析老師題字「自然聖殿(자연성전)」。

這是野心之作(야심작),是鄭明析老師和弟子花最多心血建造的石頭造景。在中間有顆石頭,老師在上面題字「愛生命吧!(생명을 사랑하라)」

而最上面的則是半月石,老師題字「這所有由 神來構想,由 聖靈來感動,由耶穌基督來保護,由我和弟子們負責技術實踐!」
陽光草皮往上走,就是途中的小小休息處(쉼터),老師以前砍柴回來,就會坐在這個休息處的柿子樹下休息,讀讀經、禱告一下。休息處左邊是駱駝石(낙타바위),有公駱駝和母駱駝,下次大家去的時候猜猜哪一個是公、哪一個是母!
這是圓山八角亭(팔각정),在上面可以俯瞰月明洞,還可以看到大屯山、人大山等等。在月明洞目前共有三座八角亭,每一座都有不同的特色,而八角亭的功能,是讓大家能在上面讚美禱告的,千萬不要在那邊睡覺喔!
這是展望台(전망대),是老師禱告很多的地方,也是以前晨更的地點。老師形容這裡是和 神的新房,以前老師小時候,以為耶穌真的會駕雲降臨,所以在家附近的這個至高點,布置好準備迎接耶穌,有一天看到了腳印,以為耶穌真的降臨了,沒想到只是有個老人家經過,過了好久,老師才體會到真正的雲的比喻。
這是長壽石(장수바위),又稱烏龜石或王石,因為在韓國人的觀念中,烏龜象徵長壽和王。仔細看,這是一隻努力往上爬的烏龜喔!
這是進入月明洞的步道,往下就是石幕里,它的另一邊就是月明湖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請勿轉載或部分擷取)

文章來源:http://blog.xuite.net/ctpine/blog/15783757

philip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文章來源:http://blog.xuite.net/ctpine/blog/15840551

       終於看完了這本書,在結尾中作者下了耶穌娶妻生子的結論,雖然從頭開始看到尾,自然對這樣的結論不感到意外,但是 心中還是思考到很多部分,最後將我的感想整理出幾點來。

彌賽亞的真義
       我想我跟大部分的基督徒一樣,看到這本書的結尾,心裡會想「耶穌真的結婚了嗎?他真的有小孩嗎?」在賈可波維奇力求客觀的敘述下,似乎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,想必也會有很多捍衛基督教教義的信仰者將會發表許多反駁的言論。一開始我也被這個問題給困惑了,後來回到最起點思考「耶穌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?」後來想到這本書的前言,作者劈頭第一句就寫「有沒有可能歷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穌這個人?」以此為起點,展開了耶穌家族之墓的巡禮。到最後確定了是耶穌的骨棺,賈可波維奇從這個樸素的骨棺中,突然體會到耶穌不論生前或死後,都在身體力行他教導人們的教誨,他說:「從這裡,真正的第一次,眼前的證據不僅是統計數字、化學或生物學數據而已。從這裡,我第一次看到,經點超越了時間,迎面撞上考古學。在這一刻之前,我一直漫不經心地以為,耶穌說的話,不過是記錄者的捏造或誇大之詞,並非他講道的原貌…但我現在開始想:會不會…這麼長久以來…我一直誤解了他?」
       基督徒或許會因為發現耶穌的屍體,或是知道耶穌「可能」娶妻生子而信仰受到試探。但是賈可波維奇這段話,更加讓我思考到,「彌賽亞對我們的意義何在?」不管看這本書的人最後下了什麼結論,我相信賈可波維奇自己透過這次的經驗,讓他對耶穌的情感變得更真實、更深刻。人們能透過他的話語、他的人生在信仰上受到啟發,這不就是耶穌一輩子努力的目標嗎?此外,如果耶穌的教導對人們沒有什麼影響,那彌賽亞這個身份對我們不就沒有任何時直的意義嗎?

歷史的教訓
       其實在書中,儘管很多證據顯示耶穌可能娶妻生子,但是仍然無法百分百確定,或許在科學更發達的將來,會有更明確的答案出現。不過我想學習歷史,除了去驗證歷史,更重要的是從歷史當中學習教訓。
       就像之前的讀後感當中所提到的,鄭明析老師教導讀經的方式,是要把自己當中聖經的主角、聖經的故是就是自己的故事,這樣來看聖經。這本書中努力還原當時耶穌時代的歷史,當然很多部分還是有爭議,不過有一點倒是讓我感慨很深,就是在耶穌死後,弟子們嚴重分裂。當時很多因素看起來好像不得不變得如此,比如當時可能耶穌的弟子們也很多人不識字不會寫字,但是因著弟子們的分裂,造成一個相當嚴重的後果,就是「無法完整呈現耶穌在短短三年當中證道的樣子」。新約的四大福音,還有許多後來出土的「偽經」,雖然保留了最核心的部分,但是卻因為很多人為因素,無法看到當初最完整的耶穌證道模樣。
       記得以前聽過鄭明析老師針對【馬太福音16:5-12】證道,那時老師提到,那些不懂比喻的門徒,都是當時沒參加五餅二魚聚會的人。可見參與歷史是非常重要的,就算是在科技發達的現代,可以照相、攝影,可是跟實際參與還是有差別的。前幾天我在看做菜節目,廚師非常詳細地講解如何做出那道菜,主持人也努力形容試吃的味道。看著電視,我突然感覺,就算我真的按照他所教的方法去做,就算我覺得味道很不錯,可是我無法確認,到底我做的跟那位廚師所做的味道一不一樣?!當然大部分人會認為自己覺得OK就OK了,但是從歷史傳承的角度來看,雖然原點一樣,但即便是只有一度的誤差,後來也會越差越多。因為不是當時參與的人,甚至沒有聽過實際參與過的人的敘述,所以完全無法確認怎樣是最正確的。
因此深刻地感受到,聖經當中說「應該趁著有光行走」【約12:35】,在每個當下都要用最謹慎的心情面對自己的信仰、面對自己和主的關係,當人盡到自己的責任時, 神自然也會動工,讓所有的誤差減到最低。

       這是一本好書,希望每個讀這本書的人,都能從當中學到 神要教導我們的教訓。

您也可以閱讀:鄭明析老師的一天

philip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文章來源:http://blog.xuite.net/ctpine/blog/15740980


「若非知識擴張、工業發達,就沒有足以揭發古墓秘密的科技。發現與理解屬於另一個時代。」
--耶穌家族之墓P167

     在這本書中,提到一個很有趣的"耶穌方程式"。考古學家在陶比奧古墓挖掘出十口骨棺,上面有約西、約瑟之子耶穌、馬利安等等名字,這些名字在一世紀的耶路撒冷都是很普遍的名字,但是作者用他所學過的統計知識,將這些名字組合起來,探討"雖然這些都是當時很普遍的名字,可是讓他們全部聚集在一起的機率有多大?"結論是,當時要有四個耶路撒冷才可能出現另一個相同的組合,而這個古墓裡葬的不是拿撒勒人耶穌的機率,是250萬比1...

     常常會有聽課中的新生問一個問題,我自己在剛信仰時也有過這個問題,"怎麼確定有 神的存在?"記得那時候有個前輩這麼說過"一次是偶然、兩次還是偶然,但是三次、四次如果還以為是偶然,那就是自我欺騙!"雖然 神看不到,有人用摸不到卻可感覺到的風來比喻 神,不過看到許多無法由人控制的事,還一直否定 神,那就真的是自我欺騙了。

     比照耶穌方程式,試著來設計一個耶和華方程式看看!一天當中有多少事是我們無法控制的,鄭明析老師曾說,"這世上沒有不接受 神的幫助卻自己存活的人。"雖然很多事情發生的機率並不大,但是把這些全部加起來看看!要平安看到一天早晨的太陽的機率有多大呢?必須要避開所有的天災人禍,地震、水災、火災等等,而且必須是一個晴天,好不容易看到了早晨的太陽,平安地出門到達公司學校的機率有多大呢?同樣地要避開所有的天災人禍,走在路上不要有招牌掉下來、不可以遇到酒醉駕車的人、不要不小心踩到狗屎、不可以掉進路上的坑洞等等,就這樣計算下去,會發現能夠平安度過一天的機率真是不大!如果沒有 神的保守,死亡隨時都在門口待命!

     人要戰勝自己的主觀,跳脫自己的想法去接受一個客觀的事實(常常這也會是很新穎的觀念)是很不容易的。因為要推翻掉過去所有的推論,有時甚至要放下自己的自尊,有多少人可以接受自己的自尊被挑戰呢?至少對我來說,我覺得我每天都在說服自己做這件事!

     看這本書時常常想"為什麼是在這時候?"如果是在一兩百年前,這些考古學家可能早就被當異端看待處死了吧!又或許沒有現代這麼發達的科學,根本無法驗證些什麼。這一切好像是 神在冥冥中安排好,醞釀一個成熟的時機,讓這個事實公諸於世。

     近幾年來很多暢銷書都不斷地在挑戰傳統的基督教觀念,從之前的達文西密碼、死海古卷,到這本耶穌家族之墓,不只是基督教和天主教,甚至挑戰一般人對耶穌的觀念。我認為,耶穌的影響力是無庸置疑的,他對歐美文化、藝術、政治經濟各方面的影響深遠,這是無法抹滅的。但是這些研究的問世,挑戰的是什麼呢?挑戰的是"耶穌的真貌",到底真實的耶穌是什麼樣子呢?真的是我們所以為的肉體復活嗎?他會駕雲降臨嗎?也讓人們重新思考"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",雖然我們都認為彌賽亞是來救援人的,但是到底什麼是救援呢?耶穌講的三日重建聖殿是什麼意思?

     過去的觀念我們已經理所當然地接受了,可是在大家都以為該達成聖經預言的這時刻,聖經的預言卻沒有按照所預期的實現,反而出現了這麼多挑戰固有觀念的研究,現在的確是該好好思考的時候了!

好文推薦:愛絲特的美麗新世界-拘束?自由

 

philip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章來源:http://blog.xuite.net/ctpine/blog/15715216


最近無意中發現了這本去年底才翻譯好的新書。雖然在Discovery頻道看過影片版本,不過我還是充滿著好奇心買下了它,仔細閱讀之後,仍然覺得有很多震撼的感覺。讀後感好像要整本讀完才會開始寫,但是邊讀邊覺得很震撼,所以決定要慢慢地把這一點一滴的感動記錄下來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先我想分享一下,鄭明析老師教導我們要如何讀經。老師說,不要把聖經當作故事書或是認為不干自己的事,要想著自己就是聖經的主角,聖經裡的故事就是自己的故事,要用這種態度來讀經。敬畏 神是知識的開端(箴言書1:7),老師說如果可以解開聖經,也可以解開世上所有的秘密,不管是科學、政治、外交等等。

        雖然這本書不是聖經,可是當中分析的是耶穌當代的故事,而且作者盡量用一個客觀的態度,來描述很多當時的風俗、初期基督教的發展等等。當我把自己投身於當代來看這本書時,看到很多描述,不自覺地想到"耶穌會怎麼想?""耶穌的心情是怎樣?"

       第二章裡面提到,耶穌上十字架之後,在西元312年基督教終於成為羅馬的國教,代表從使徒保羅在外邦宣教開始,經過兩百多年的努力,成果非常顯著。但是在這個過程中,新約的信仰者在初期出現了很大的變革,也就是猶太基督徒(相信耶穌的猶太人)和非猶太基督徒的分裂,慢慢地導致猶太基督徒的消失匿跡。根據這本書當中的描述,猶太基督徒逐漸消失的主因有三個,

1.猶太基督徒的儀式太接近猶太教,不利早期教會的宣教發展,所以很多神學家後來甚至否認了猶太基督徒的存在。
2.第一點的看法時間一久,猶太人也接受了基督徒的盲點,於是基督教成了非猶太人的宗教,而猶太基督徒也不得不選邊站。
3.猶太祈禱儀式加入了"對抗異端邪說"的詛咒,旨在詛咒所有的猶太基督徒,正式把猶太基督徒逼出了所有猶太會堂。

       看到這些敘述時,內心的震驚與難過無法形容。我想到福音書當中有段故事,有個迦南婦人請求耶穌的幫助,可是耶穌回答說:"不好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。"(太15:21-28)從這個故事可以知道耶穌多麼用心在復歸猶太民族!雖然因著耶穌上十字架,成就了新約的救援,可是要是耶穌看到後來的基督教歷史竟如此與猶太民族無關,他心裡應該會很難過吧!

       為什麼耶穌要這麼執著先發展猶太的宣教呢?首要的原因當然是因為猶太人是當代最等待彌賽的一個民族,他們已經等待了四千年之久。此外,也是因為 神對這個民族有所期待。就像 神當初首先揀選了亞當夏娃,並不是只想要救援這兩個人,而是想要透過這兩個人先成為榜樣,可以讓所有人學習。同樣地, 神也是想讓猶太人成為榜樣的民族,進而讓全世界都可以相信 神。

       這本書當中也有提到,如果要還原耶穌當代的生活,不能夠否認猶太基督徒的存在,畢竟當初跟在耶穌身邊的就是這些猶太基督徒,他們也曾經努力過,不但耶穌自己就是猶太人,彼得更是立下首先體會耶穌的基準,成為首席弟子。

       我在想,如果耶穌再臨,他最想做的事情之ㄧ,就是彌補耶路撒冷的遺憾吧!不只是上十字架的遺憾,還要徹底復歸自己的本族本鄉。這些猶太弟子應該也是,如果知道會如此,無論如何都要讓猶太本地的宣教成功!

       如果猶太基督徒能夠好好站立,好好地和非猶太基督徒合一,或許後來的基督教發展中,可以看到更原版、更完整的耶穌證道話語。可以知道當初五餅二魚的聚會是怎麼回事,耶穌行走海面是什麼樣子。很無奈地,後來的基督教發展,是由一群不曾跟隨過耶穌的信仰者來展開,雖然他們的信心令人佩服,但是不曾跟隨耶穌,卻是永遠的遺憾...

       耶路撒冷至今還在哭泣,即便以色列已經復國,他們卻無法過著平安的生活,仍然生活在戰爭的陰影中,這個遺憾,已經到了不能不改變的時候了!

好文推薦:胖胖與攝理國度-時間的使用

 

philip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